福妻绵绵的悠然生活_福妻绵绵的悠然生活 第109节 首页

字体:      护眼 关灯

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

   福妻绵绵的悠然生活 第109节 (第2/4页)

/br>    安同知又问:“这东西产量怎么样?”

    陈三答道:“这东西不怎么用管,一亩地也能出个二三千斤。赶上风调雨顺的时候,一亩地能出四千多斤。”当然,他家可是有诀窍的,就算是一般的年份,一亩地也能出五六千斤。不过,这些事就没必要告诉旁人了,自家清楚就好。

    “这么高!”安同知叹道,要知道丰年的好地小麦也才出三四百斤,红薯的产量竟然能达这么高,他之前听说红薯能长,还以为一亩地也就比小麦多个一两倍呢。

    旁边的陈家庄里长连忙替陈三邀功:“这都是培祥的功劳啊,村子里但凡愿意种红薯的,他都给包收,一些家贫买不起种子的他连秧子都送。咱陈家庄的乡亲们可是托了陈三的福了。”

    但凡是勤快些的人家,后山前岭上的荒地随便开个二三亩出来,一年就能多个三五吊钱的进项,足够一家子日常的吃喝使费了。有那更勤快的,干脆把家里的旱田也种成红薯,收了红薯还能种苞米,一点也不耽搁。统着算下来,一点也不比种麦子少挣钱。就是累些。

    旁边的几个族老纷纷附和。

    谁特么之前说陈家败落了的,瞧瞧,连同知大人都能被他请来!

    有人就问了,同知是什么官,以前怎么没听过?

    这时候就轮到陈三这样有学问的人出来普及知识了:“像咱们巨月县就归益州管,知州大人是咱们知县老爷的顶头上司。知县老爷是正七品,同知大人是正六品。”

    “到底是秀才老爷,懂的就是多。”连忙有人赞了一句。

    周围人纷纷附和,再也没有前些日子想看陈家倒霉的幸灾乐祸。

    这些年陈三也成长了许多,不再是当年混不吝的模样,闻言也没有大言不惭的受着,反而谦虚了好些。

    不远处的安同知偶然听到,心里还默默点头,陈家虽然这会式微,但家里这么多的读书人,瞧着个顶个的温和谦让,看来已有腾达的征兆了。

    不过安大人也不是那么好糊弄的:“既然种红薯这么好,怎么我瞧着附近别的村子里种这个的也不多。”

    陈三回道:“一来种这个极费功夫,尤其是出产的时候,家里没有牲口或者缺了劳力就不好办。二来,这红薯不能连种,种个三茬最好是种些别的歇一歇才好,要不容易伤着地。”

    还有一点他没说的是,家里作坊就那么点大,要是阖县都种这个,他收也收不过来啊。之前附近十里八村的村民不是没跟风种过,可他收不了那么多。不过陈三倒也没有明着拒收,只是把银钱推后了半年结算。打那以后跟风的就少了,生怕他这铺子万一出点差错,他们会跟着血本无归。

    安同知点了点头,看到这会他心里也有了谱,便开口说想回州府。这也不是个小事,他也得回去跟幕僚们探讨探讨才好。

    这时,陈三便邀请他回老家吃顿便饭。

    安同知看了看天色,笑道:“没想到紧赶慢赶的,还是拖到了这个时辰,既这样,那就叨扰府上了。”他虽然在翰林待了好多年,但还真不是那种迂腐古板的性格。

    于是,陈老爷子终于在有生之年见到了六品同知这样的大人物,激动的差点都说不出话来。

    陈三早有准备,早在接到安同知手信的时候,就让刘兴两口子和张妈都回来预备下了。

    不到一炷香的功夫,一桌色香味俱全的菜肴就摆好了。

    安同知打眼一扫,都是些家常菜色,无非就是多了
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

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