字体:大 中 小
护眼
关灯
上一章
目录
下一页
昨日世界 (下) (第1/2页)
昨日世界 (下)
苏青瑶是被汽车喇叭声吵醒的。 警报声一般的鸣笛,令她本能地一个激灵,翻身坐起,披上蓝布袍,匆匆跑到屋外。初冬的寒风猛烈地吹拂着,长发随风摆动,在眼前乱作一团。她连忙拨开及腰的乌发,拢在手心,终于,视线明晰,她远远望见阴沉的天幕下,一辆军用卡车驶来,停在门口。 跑到大门口,发现金女大的舍监程瑞芳女士正在那儿和韩湘琳韩先生交谈。 “怎么起来了?”程女士望向苏青瑶,温声道。“再多睡会儿,昨晚忙了一宿。” 苏青瑶摆摆手,笑道:“没事,我不累。”说着,又向韩先生问好。 韩先生是西门子洋行代理人的助手,一个山东大汉,标准的国字脸,人生得很厚实。 他此番来,是给金女大送大米和面粉,还有十几罐汽油,要送往鼓楼医院。 鼓楼医院背靠金陵大学,医护人员大多已经离开,只留下二十来人,由威尔逊医生与特里默医生主管。苏青瑶大三的家政课要学护理,就是去鼓楼医院实习的,负责带她们的是护理员海因兹小姐,她已经六十多岁,也选择留在鼓楼医院。 韩先生说,开车来的路上遇到守军,把他硬赶下来,说要征用卡车。他费了好一番劲才脱身,但也损失两罐汽油。“他们也是闹急眼了,见到物资就要强征。” 程女士长吁一声,问他,负责管理上海南市难民区的饶神父有没有回电报?韩先生答,回了,但日本人否决了建立安全区的申请,不过拉贝先生很乐观,觉得还有斡旋的余地,他已经给德国发去电报,希特勒保佑。程女士重复道,好吧,希特勒保佑。 苏青瑶接着问,唐生智那边给答复了没?还要多久军人才会撤出安全区?韩先生想了会儿,说,大概要两周。程女士摇头,当兵的不撤离,日本人绝不会承认安全区。苏青瑶笑着安慰道,程老师,换个思路,这样说明至少还有两周的时间,南京才会沦陷。 韩先生笑了,道,小苏应该跟他去国际委员会帮忙。程女士也跟着笑。她慈爱地摸摸苏青瑶的后背,像抚摸小猫那样,说:“这是我们金女大的优秀毕业生,可不能被你们拐走。” 这话不假。毕竟苏青瑶是目前为数不多掌握国语、法语、英语,上海话,一些南京话和少许德语,并且会缝纫、烹饪与基础护理的人。同时她在抓紧一切时间学习日语,以便和日方交涉。 他们正说着,一个女人走过来,怀中抱着一个熟睡的男孩。是韩夫人,她姓邹。苏青瑶迎上前,带两人去校舍小坐。 这几天,金女大余下的这十几人,一层一层、一间一间地收拾屋子,整理出六栋楼房,用来收容难民,预估能住下两千人。可华女士担心不够,让他们再收拾出两栋。 苏青瑶让韩夫人把儿子放到铺好的床上,又给她搬来一张椅子坐。自己则在一旁,边与她闲聊,边抓紧时间清空屋舍。 “天越来越冷,”韩夫人说着,解下绒线围巾,盖在儿子的肚皮。 “是啊,南京的冬天可比上海冷多了,我待了四五年,都没习惯。”苏青瑶说。 “小苏的家里人在上海,是吧。”她说。“早知道你应该回上海,和家里人在一起。” 苏青瑶点点头,垂下眼,一时有许多复杂的情绪涌上。 “韩先生也没去济南。”她抖着毛毯说。 男孩似是被灰尘呛到,肚皮卷着mama的围巾,翻了个身,改为侧躺。 “老韩跟我讲,要走可以走,但走了,良心上总过不去。拉贝先生需要他。先前他让我带孩子去济南,可我放不下他,不如一家人在一起。”女人低头,边拍着儿子的背,边轻声说。“你也是这样想的吧。” 苏青瑶唇角紧一紧,说:“九一八东北开战后,上海有许多学生举行抗日游行,人多到把大马路都堵死。我很伤心,却好像什么也做不了。家里人也说,这种游行啊、示威啊,是无用功,政府不在乎。我知道他说的是对的,他一直都很对,后来那些南下北上去请命的学生,其中有许多白白丧了命。” “可……我们的情感呢?对一件事的质疑、犹豫、愤怒和怜悯。这些情感,就只是愚蠢吗?”苏 首 发 地 址 - - - m . e m o s h u w u 1 . c o m 青瑶接着说,嗓音平
上一章
目录
下一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