字体:大 中 小
护眼
关灯
上一章
目录
下一页
分卷阅读155 (第1/2页)
斗、下放,而空出来的大间屋子,正好在一趟房的把头,没有院子,所以宋奶奶和宋子安、赵大彪三人,可以直接走到半开着窗户前。 三人齐刷刷地往屋里看去,屋里的孩子被分了两部分。一部分年纪比较小的学生在炕上,正在跟着一个二十来岁的女老师,读小九九。 炕的堵头墙上,挂着一块刷了墨的大木板,上面有女老师用粉笔写的九九表。 另一部分比较大的学生在炕下,空地上是用砖头垒好的台子,上边放了一个刨平的门板。孩子们围着这块门板,坐在自己带来的小板凳上,在本子上写着作业。 赵大彪惊讶得不由张开了嘴巴,自己以前听说过,市里的学校按年级、班级,分为一个一个教室,教室有一排一排整齐的课桌椅,前面是讲台和大黑板,很气派的!可是,自己看到了什么?这就是小学吗? 回去的路上,赵大彪再次把心中的疑问,问了出来,他急需得到一个真实的答案,市里的学校到底是什么样子的。末了还加了一句:“原来所谓的抗大,就是在炕上学习哈!” 宋奶奶想着刚才看到的教室,也为这种教学环境担忧:“我和你宋爷爷,前几天在家南边的小广场遛达的时候,碰到了街道办事处主任,就是刚才你们看到的女老师的mama。” “她说她闺女在抗大小学,给孩子们上课,条件差,孩子们调皮,特别累人。” “后来,我询问,才知道,抗大小学就分二个年级,你们刚才看到的炕上面的孩子是一年级,炕下面的孩子是二年级。” “我一开始以为,条件差能差到哪去,没想到居然一所学校只有一个屋子,按正常要求来说,那间屋子根本做不了教室!这可真是,穷什么也不应该穷教育哈!” 说到此,宋奶奶意识到这是在外面,她直接转移了话题:“抗大其实是华夏国共c党,创办的八路军干部学校,在‘七七事变’后,被定名为‘华夏国人民抗倭军事政治大学’,简称‘抗大’。” “抗大艰苦办学,当时以窑洞为教室,石头砖块为桌椅,石灰泥土糊的墙为黑板,办学十年,为我军培养了十多万名德才兼备的军政干部。” “而政府之所以把这些街道办的课堂称为抗大小学,就是要发扬当年‘抗大’艰苦奋斗、勤俭办学的精神!” “大彪,你所说的学校,是指的正规学校,以后有机会,你去看看,和你刚才描述的差不多一样。不过,现在嘛,你还看不到。” 等他们到了家,蒋新勇和白峰已经离开了。 吃完晚饭后,罗晋桓和宋子安、宋依依三人进了罗晋桓的屋子,开始他们每晚必修的课程。 罗晋桓特意就白天发生在小马路上,柳英和马三相撞的事情,提出了一个问题:“说一说,你们眼中的马三。” 宋依依眨眨眼睛:“师父,我没看到哈。” 罗晋桓连声说道:“是师父忽略了,当时依依没在现场。那就子安一个人回答问题,依依听着就好。” 宋子安详细地描述了他看到的马三的举止言行,最后下了结论,他就是个无赖小瘪三。 宋依依暗叹了一口气,哥哥到底少了些社会经验,她开口引导道:“哥,我有三个问题要问。” 宋子安温和地应道:“依依,问吧。” “第一个问题,马三为何要躲开蔺良那几个弟兄?
上一章
目录
下一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