皇朝秘史_第七集 第三章 安南城中 首页

字体:      护眼 关灯

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

   第七集 第三章 安南城中 (第1/6页)

    王家为什幺会这幺急迫地想夺取南方军队的控制权?为什幺会为了这个目的如此不择手段,不惜一切代价?突然想到王家这样做的目的很可能是为了自家的谋反作准备,江寒青的背上立刻冷汗直冒。数百年来四大家族一直明争暗斗,多次酝酿过谋反的行动,只是因为种种原因最终都没有起事。到了最近几年,江、王两家实力日渐增强,无不暗自打算夺取最后的胜利。相比之下,江家的实力可能比王家还要稍强一点,因此江家的人对于王家并不是太重视,主要是将目标放在对付皇帝。甚至连江寒青父子也没有真把王家放在上。这个时候江寒青才突然发现原来王家是如此的狼子野心,父亲和自己过去太小看他们了,以为他们只不过是一群富家子弟,什幺事情都不会。但是从妃青思这件事情来看,王明德分明是已经正在积极准备课反,形势十分危急。江寒青心里明白这一次的发现,说不定已经挽救了自己一家覆灭的命运。当此之时,在四大家族中,靖国公邹家的实力无疑是最弱的,除了他们的老巢平阳城及其附近的领地以外,在帝国其余的任何地方都不再具有多大的影响力。而在朝中他们也是人数最少的,一个是自己家族的人丁稀少,有用之人更是奇缺;另一个则是自己的朋党数量也实在可怜,对朝政的影响力几乎可以说为零。所以在当今的四大家族中,邹家其实是最名不符实的。安国公李家在朝中的力量跟邹家相仿,但是他们在帝国的北部拥有广大的领地,而这些地方民风剽悍,为李家招收家族武士提供了良好的资源。这样一来,相比邹家来说,李家的实力还是不容小视。此外安国公夫人石嫣鹰更是与阴玉凤齐名的帝国不败战将,在帝国内拥有无可估量的影响力。虽然外界传说其与夫君安国公李志强不和,但是毕竟只是外界猜测不足为凭。每一方在算计李家实力的时候,都不会忘了将石嫣鹰和她的“飞鹰军团”结算进去。至于定国公王家,当年开国时实为四大家族之首,历代皇帝所依靠之根本,由于这个原因其封地也就被定在了京畿附近。这样的地利使得王家拥有其他的任何家族都无法想像的优势。只要王家一起事,想要攻入京城简直是易如反掌。而王家作为当年的四大家族之首,理所当然地在朝廷上拥有最强大的势力和最多的党羽,对于朝政具有其他三个家族无法望其项背的影响力。但是王家有一个很大的遗憾:历代无名将。这就造成了它在帝国军队中影响力偏弱的缺陷。如果不是靠着朝中势力强大,历年都强行在军队中培养拉拢一批自己的亲信的话,王家早就失去了争夺天下的力量了。此外由于王家封地临近京畿的原因,历代的皇帝为了减小他们对京城安全的影响,也对王家招收家族军队和武士的行动进行了种种的限制。这样王家的家族武装在江家眼中看来实际上是比较弱的。至于镇国公江家如今的情况,则完全可以说是如日中天了。江家当年在四大家族中是真正的老幺。民间对于四大家族的描述历来是“帝国四家,王李邹江”这实际上就是四大家族开始时候的排名。可以看出当时江家是敬陪末座的。江家的封地在当时也就被定到了最偏远、最混乱的西部。当时帝国的东、南、西、北四方中,边境忧患以西方为最,帝国内部一提到西域几乎所有的人都会皱眉头。皇帝在给江家的圣旨中告诉他们,他们的封地是四家中最少的,如果他们要获得更多的土地,就应该去与西域蛮族争夺。在邻近西域的封地上,江家几乎每年都会受到西域蛮族的侵扰。初期的时候可以说是损失惨重,封地有日渐缩小之势,根本不敢去想将之扩大之事。但是正是这种恶劣的环境,却让江家的族人具有了强烈的忧患意识,和西域蛮族艰苦的斗争也磨炼出了江家人的才能。在最初几十年的困难局面之后,江家逐渐扭转了不利的局面,开始在同蛮族的斗争中占得上风,而随后的数百年中江家族人中更是涌现出了无数的谋臣武将。在军队中江家的声望日渐上升,影响力日益扩大,而他们的封地也随着对西域战争的胜利不断向西延伸。如今他们的封地已经成为帝国四大家族中最多的,一家的封地几乎可以抵上其余三家的总和。而且这些土地上物产丰富、百姓富饶,实在是难得的天赐沃土。由于江家所处位置特殊时常面对西域蛮族的疯狂侵扰,再加上此地远离京城不引人注目,其家族武装的实力在四大家族中是最为强大的。实际上四大家族中也只有江家的私人武装可以与正规军队相提并论。到了最近二十几年江家在帝国内部的影响力更是一举超过王家,隐然跃居帝国四大家族之首。江浩羽与阴玉凤的婚姻,更是使得江家与帝国第一军事世家——阴家结合成了一体。随之而来的自然是对天下无敌的“玉凤军团”和广阔的帝国西域都护府辖地的控制权,甚至连帝国第二大城市——日落城都被收入了江家的势力范围。但是相比于王家来说,江家在朝廷中的党羽数量还是大为逊色,所以在目前的形势下江家在朝廷上还不能够压倒王家。不过由于有强大的实力为后盾,相信这也只是时间问题。现今的朝廷斗争俨然就是江、王两家的决斗,对于两家的情况,老百姓私下流传的一句话恰能够反应出双方的实力对比:“江氏多猛将,朝
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

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